中國學者最新研究成果有望為全球卒中患者提供治療新方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7日發布消息稱,北京時間2025年7月4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在線發表該醫院神經內科胡偉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胡偉(左)教授帶領團隊成員在實驗中。(資料圖,中國科大附一院供圖)
該研究首次通過高質量循證醫學證據證實,對于發病4.5小時內接受標準靜脈溶栓治療、但不符合血管內取栓條件的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溶栓后早期(1小時內)加用短效靜脈抗血小板藥物替羅非班(糖蛋白IIB/IIIA受體拮抗劑),能顯著提升患者完全康復比例,且安全性良好。
靜脈溶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降低致殘率的核心治療手段,但靜脈溶栓后往往仍有部分患者面臨癱瘓風險,溶栓后抗血小板治療何時開展、選擇何種藥物,何時使用藥物,對患者預后至關重要,這也是困擾卒中治療的臨床痛點,中外醫學科學家為之不斷探索。
這一發現,為全球龐大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群體提供了全新且安全有效的治療策略,也標志著我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精準治療領域的自主創新和臨床研究能力邁上新臺階。
該研究由中國醫生團隊自主原創設計、牽頭組織并完成。胡偉說,這項研究不僅為解決全球卒中治療痛點提供了“中國方案”,更證明了我國學者有能力主導完成改變國際臨床實踐的高質量研究。期待這一成果能盡快轉化為臨床實踐,讓更多卒中患者受益,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貢獻。
關鍵詞:
熱門推薦
最近更新
- 中國學者最新研究成果有望為全球卒中患者提
- 寧夏發布三項醫學領域地方校準規范
- 部分“網紅醫生”假借科普名義斂財,國家衛
- 夏日三大過敏“元兇”傷身擾人 專家送上防
-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水?當心癥狀加重!
- 全球都在競速的科技創新賽道,上海只爭朝夕
- 酒店擺地攤,人間煙火亦是商業價值
- 黃山至烏蘭巴托國際包機航線開通
- 35家上市銀行年度分紅超5000億
- 民政部:二季度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各困難群
- 葡萄酒產業“煙臺樣板”:配套產業綜合產值
-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增下達100億元以工代賑中
- 純苯期貨在大商所正式掛牌上市
- 7月8日央行開展69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
- 廣湛高鐵站前2標無砟道床施工完成
- 從“勒肉”到“鎖喉”,女裝何苦為難女性?
- 廣湛高鐵站前2標無砟道床施工完成
- 我國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內部報告獎勵
- 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達33174億美元
- 廣東電網系統負荷創今年新高 11項重點工程
- 對口援疆助力新疆高質量發展
- 前五月上海軟信產業營收超6900億元 推一攬
- 青島啤酒節:國潮與激情碰撞 各地共饗夏日
- 中國—東盟自貿協定賦能海南自貿港外貿發展
- 旅游旺季,“飛”起來看風景成熱潮
- 純苯期貨在大商所正式掛牌上市
- 北京多部門開展專項行動聯合整治“親子單車
- 廣東清遠佛岡荔枝溫泉文旅季啟幕
- 上海南港碼頭首次開展滾裝船舶商品車裝卸和
- 專家駐企破瓶頸 湖南大通湖冬閑田里亞麻“
酷圖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