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京校長對內蒙古縣城職業中學的3年改造
學校坐落于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是一所中職院校。回顧這3年發生的變化,正如白居易《種桃歌》描述的那樣。“一年核生芽,二年長枝葉,三年桃有花。”
“種桃人”是黎軍,一位從北京來的校長。
圖為黎軍。崔博群 攝
2022年,中組部啟動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作為首批向內蒙古派駐的校長之一,北京市勁松職業高中校區主管黎軍任赤峰市華夏職業學校校長。
赤峰市華夏職業學校每年接收約千名學生,大多來自周邊村鎮。作為當地重要的職業教育基礎培訓和實用型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學校的發展卻面臨瓶頸:學生迷茫不自信,老師也難在工作中獲得職業自豪感。
那個暑假,黎軍花了兩個月調研,查擺問題,分析解決方法。
“這里有不少‘三困學生’:學習困難,思想困惑,心理困苦。”黎軍分析說,孩子應試教育成績不好,普通高中的教育方式肯定不行。“我要幫助學校發現孩子的優勢和技能,找到適合他們的教育方式。最基本的是不能耽誤也不能放棄孩子。”
2023年,黎軍牽頭重新修訂了20年都沒有變化的專業人培方案:調整“3+2”中高職貫通培養招生計劃,開足、開齊歷史等基礎課程;推動職業教育發展,開設特色烹飪、直播電商、無人機等對當地經濟發展有幫助的專業,增設專業核心課程25門。
“社會關注什么,家長關心什么,企業需要什么,學生想學什么?我們以此優化專業設置,更新專業課程內容。”談及修訂思路,黎軍解釋說。
相比普通高中,職業學校在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設置上有更多自主性。因此,考評標準也發生變化,以期末考試為主的評價體系變成如今的全學期綜合素質評價。學校還給學生們設置了“五個一”考核指標:在校期間發展一項興趣愛好,加入一個學生社團,參加一次競賽競技,參與一項志愿服務,展示一項個人特長。
以往,各科的期末考試大都以小論文或考試形式開展。而如今,烹飪課的期末考試是做一盤菜,語文課的期末考試是上臺做一個小演講,英語課則是讓學生們共同完成一場小演出……
“目的就是讓孩子參與到學習中,培養德育和行為習慣,同時保證學校良性循環。”黎軍解釋說,這樣的評價體系可以挖掘學生的潛力。“學習不好的,可能動手能力很強;性格內向的,可能在技能比賽中成績很亮眼。”
剪紙、書法、版畫、笤帚苗扎綁技藝等57門社團課,是學校每日下午為孩子們量身打造的“興趣發現之旅”。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碰到雕刻社團課,學生正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打磨玉器。記者隨機采訪時,他們笑容燦爛,落落大方。
圖為正在社團課上認真實踐的師生。崔博群 攝
為提升學生對未來的信心,黎軍還多次組織“走出去”,帶領不同專業的孩子分赴北京、深圳、沈陽等地學習和實習,感受就業環境,找尋未來目標。為提升學生技能水平,學校還與多地企業建立“到崗實習”“企業定制班”等機制。
這3年,通過幫扶教師傳幫帶、組織講座和交流、提升競賽能力等方式,“一支帶不走的師資隊伍”已逐漸形成。據統計,教師的獲獎每年達到90人次以上。
2023年,黎軍被評選為赤峰市優秀校長。
“這3年,我把自己之前積累的、做得比較成功的工作,在這里復制和推廣。”今年7月,黎軍將結束在巴林左旗的校長時光,重回北京的工作崗位。“這也是我人生中的一次洗禮。”
“這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離別在即,黎軍將3年陸續梳理出的經驗與心得整理成冊,共20余萬字。“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至少十年、幾代校長一以貫之的努力和堅持。教育幫扶工作一定要頂層設計,當兩地從上到下形成共識,效果會更好。”
- 明起,買賣所有藥品都要掃“追溯碼”!怎么
- 一位北京校長對內蒙古縣城職業中學的3年改
- 貴州洪水退去 清淤、消殺等工作正加緊展開
- 內蒙古草原鐵路今年暑運預計發送旅客951萬
- 上海百年老街道蝶變“最美放學路” “堵心
- 上海百年老街道蝶變“最美放學路” “堵心
- 2025年全國避暑旅游路線推薦之濕地草原游
- 從浙江到新疆:“新農人”張至忠戈壁灘上種
- 北京鐵警開展“安全生產月”系列活動 筑牢
- 中國氣象局發布16條全國暑期避暑旅游路線
- 夏日解暑藥,你用對了嗎?|科普時間
- 每天拍拍這4窩 通經絡調五臟活力旺
- 午睡太久 多種疾病風險上升!這個時長最佳
- 渾身沒勁、無精打采?可能是身體缺了它!3
- 中新健康丨周杰倫患的強直性脊柱炎,為何被
- 8個不知不覺患上糖尿病的習慣,很多人每天
- 今年荔枝大豐收!10種熱門荔枝口感大PK,一
- 關注成人疾病預防 福建舉辦疫苗接種健康科
- 咬傷后未就醫,3個月后病發!這種病致死率
- 140名學者齊聚西藏 探討“高原腦科學”
- 夏季吃姜正當時!這份食姜指南請收好
- 寧夏銀川啟動三年體重管理專項行動
- “自爆”炸爛座椅!這些車內“易爆隱患”快
- 孩子太早戴近視鏡會加重近視?這些謠言別再
- 睡眠開始出現這種問題,說明你可能真的老了
- 8歲女童持續嘔出活蟲!醫生揪出元兇,可能
- 肌肉,才是女生真正的奢侈品!現在不練虧大
- 中新健康丨專家:視網膜色素變性早發現、早
- 當“人糧”成為餐桌主流,我們失去了什么?
- 中新健康丨中國醫師協會血液科醫師分會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