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應關注重癥肌無力患者生活質量和長期管理
作為長期與重癥肌無力這一疾病打交道的專家,管宇宙見證了國內患者從“缺醫少藥”到逐漸步入靶向治療的轉變,患者的生活質量問題也引起關注。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由神經-肌肉接頭傳遞功能障礙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神經肌肉疾病,主要分為眼肌型和全身型重癥肌無力。其中,全身型重癥肌無力作為罕見病,具有病程長、難治愈、易復發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交和工作,急性加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2018年,全身型重癥肌無力被納入《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不過長期以來,重癥肌無力以糖皮質激素、非激素類免疫抑制劑等傳統治療方案為主。在治療過程中,不少患者雖然癥狀得到改善,但也經歷了藥物副作用的影響。
日前,由中國罕見病聯盟、北京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學會發起,再鼎醫藥支持的2025重癥肌無力關愛月活動上,發布了《重癥肌無力治療滿意度調研報告》。
這份基于對國內898名重癥肌無力患者和79名醫生的調研顯示,針對治療滿意度,患者呈現出“心口不一”的狀態——超七成患者(74.2%)自評對當前的治療效果滿意,但多個維度的數據同時表明,超四成患者(43.2%)實際仍受癥狀控制不佳或副作用不耐受的困擾,即治療未“達標”。此外,調研還顯示,總體而言,醫生對治療的滿意度比患者更高。
“用激素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生理期”“當時住院激素沖擊,我的臉像胖了好幾十斤一樣”……這些來自患者的真實反饋,也引起了醫生的重視。
作為調研牽頭專家,管宇宙分析,“醫患對治療滿意度的差異有多方面原因,醫生普遍更關注肉眼可見的癥狀等生理指標,但患者還追求容貌、社交、情緒、心理等體驗,這些需求在有限的門診時間里很難被觀察到或溝通清楚。”
不過,相較于過往,如今,重癥肌無力臨床診療已經進入生物靶向治療時代,近年來已有多款生物制劑獲批上市。
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殷劍表示,新型靶向治療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相信隨著新型生物靶向制劑的加入,治療的框架體系將發生變化。他表示,規律使用這類藥物,不僅有助于穩定療效,更是幫助患者實現癥狀控制和治療副作用最小化“雙達標”的關鍵。
“過去,國內只有一些重癥肌無力的發病率調查、從醫生角度進行的醫療資料總結,以及患者的主觀描述,此次調查中的一些數據對于未來如何改善醫療質量、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將有很好的參考和指引。”管宇宙告訴記者。
- 專家:應關注重癥肌無力患者生活質量和長期
- 這個夏日蔬菜含水量90%,熱量超低,鉀含量
- 滴滴“打一單得兩張5折券”活動今夏再上線
- 慕思加入鴻蒙智選產品合作,共建智慧睡眠新
- 廈門港美西直航再添新航線
- 首屆全球智能機械與電子產品博覽會將在珠澳
- 投資超2億元 廣東用能設備領域聯合申報儲
-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歐盟限制中國企業和產品
- (活力中國)東莞機器人基地成初創企業“夢
- 夏季達沃斯論壇丨2025夏季達沃斯論壇將開啟
- 支持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信部等九部門聯
- 國家統計局:6月中旬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2
- 2025養固健“新平衡之約·國風盛典”盛大啟幕
- “十四五”前四年我國能耗強度累計降低11.6%
- 夜間文旅新場景 點亮城市消費活力
- 中藥榜第1!康緣藥業研發實力拿下行業好成
- 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二審:大型企業等經
- 中消協:反對食品浪費 抵制極端吃播
- 中新網評:“法務很厲害”,品牌溫度何在?
- 多地出手優化,公積金有了更多新用法
- 走進質檢“國家隊”:檢驗檢測支撐產業高質
- 云南多方聚力“5G+智慧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 中國更新家用電冰箱能效標準 預計年節能13
- 中國三部門繼續聯合整治政府采購領域四類違
- 鴻蒙開發者聚樂部:從技術“自動擋”到生態
- 上海重返消費第一城折射消費向好態勢
- 上證旗艦寬基指數體系產品再迎擴容
- 第十八屆中國工業論壇將于11月在京舉辦
- 廣西統籌20.8億元資金支持高校畢業生充分就
- 2025(第二屆·巴楚)釩鈦資源創新開發暨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