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寵”走私是怎么被發現的?海關披露查獲細節
近年來,飼養“異寵”成了新興潮流,很多人不惜走私獲利。日前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監管三科副科長仲安琪透露了全國首例非法引進外來入侵物種案的查獲細節。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是粵港澳三地互通、客貨兼重的陸路口岸。該口岸目前平均每天有約8萬人次旅客、1.9萬輛次客貨車、6億元貨物進出。
談起“異寵”走私,她說:“三年前的一個深夜,我的同事對一輛小客車進行檢查時,發現司機神情異常緊張,覺得有貓膩,于是對有可能藏匿物品的位置逐一檢查。”
檢查后發現汽車天窗、遮陽板夾層、扶手箱暗格這些隱蔽位置,被精心鋪設上了塑料防水膜,里面爬滿了密密麻麻的紅耳彩龜。
紅耳彩龜是公認的“生態殺手”,一旦傳進來,將對生態環境、農業生產甚至人類健康都帶來嚴重的威脅。最后,司機易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10萬元,1760只紅耳彩龜予以沒收。這是我國刑法設立“非法引進、釋放、丟棄外來入侵物種罪”以來的全國第一起判例。
自2022年以來,港珠澳大橋海關已經成功截獲了外來入侵物種1413批次。仲安琪說,我們加速智慧海關建設,持續升級智能審圖系統,積極探索構建多部門協同防控機制,借助智慧監管設備,為現場查驗提供智能輔助。此外,還加強與地方農業農村、公安、檢察院、法院等部門的協作,確保在口岸現場一旦發現外來入侵物種,可以第一時間進行鑒定和處置工作,共同筑牢生物安全防線。
關鍵詞:
熱門推薦
最近更新
- “異寵”走私是怎么被發現的?海關披露查獲
- 寧夏多地遭遇降水天氣 最大累計降雨量43.1
- 四川成都:暴雨致夜晚路燈推遲開燈 搶險維
- “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網絡名人山西行
- 南海熱帶低壓生成 將趨向福建至臺灣沿海
- 防詐不“放假” 學生暑期如何關好電話手表
- 高考志愿填報市場,到底有哪些“坑”?
- 甘肅敦煌李廣“杏”福密碼
-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7月4日起
- AIGC檢測新規后的第一個畢業季
- 天津工業大學與天津工業職業學院共啟職普融
- 新疆和田地區:六大系列109款國風校服發布
- 瀾湄六國青年才俊共繪區域教育發展藍圖
- 上合組織國家青年代表借研修之窗觀中國教育
- 香港大學,太寶藏了吧!
-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國急救教育試點學
- 福建首個臺灣學生“中學+大學”聯合培養項
- 政策擴崗+崗位深挖 護航2025屆高校畢業生就業
- 北京微短劇女性用戶超6成 多數用戶平均花
- 中國科技館首部原創沉浸式舞臺劇《文明的燭
- 新疆拾光|穿越絲路 聽龜茲壁畫“奏響”千
- 七大類別全面覆蓋 2025“北京大視聽”網絡
- “宇宙考古:時空探索”展覽帶觀眾追尋138
- 引領視聽文藝新浪潮 第三屆北京網絡視聽藝
- 第三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開幕
- 伊朗文物亮相南京 訴說千年絲路文明交融
- 李蘭迪:《濾鏡》的蘇橙橙,是我演過最特別
- 阿拉伯藝術家訪華采風作品在泉州展出
- “一碗甜水”的20年追尋路——評電影《大改
酷圖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