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游泳泡溫泉后陷入昏迷 “食腦蟲”有多兇險?如何預防?
據了解,“食腦蟲”并非昆蟲或蠕蟲,而是一類分布于自然界中的單細胞生物“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蟲”,人們用肉眼無法發現。
有一部分阿米巴原蟲具有致病性,它們可感染大腦,引發原發性腦膜炎,迅速破壞腦組織,因而被稱為“食腦蟲”。
這些可致病的阿米巴原蟲主要分布在自然水體和土壤等野外環境中,例如湖泊、河流、溫泉、水溝,尤其在溫暖環境下更容易滋生。
它們中最“臭名昭著”的有三種: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一旦沖進鼻腔,可沿著嗅神經鉆進大腦,引發急性阿米巴腦膜腦炎,進展飛快。
巴拉姆希阿米巴:更喜歡通過皮膚小傷口或吸入塵土慢慢進入體內,病程更長。
棘阿米巴:常見于隱形眼鏡相關角膜炎,偶爾也攻擊大腦。
相關醫療專家指出,“食腦蟲”一旦進腦,病死率很高,發病后常在一周內迅速惡化。另外,早期癥狀像普通腦膜炎——高熱、劇烈頭痛、嘔吐、脖子發硬,很容易被當成細菌或病毒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十分“狡猾”,專家稱其可通過嗅神經直接抵達大腦,幾乎繞過人體免疫“哨卡”,留給免疫系統反應的時間很短。此外,目前對于相關致病性的阿米巴原蟲尚無特效藥,患者通常來不及診斷、治療,因此感染后死亡率較高。02感染罕見卻可致命如何有效預防“食腦蟲”感染?
夏天是游泳親水的季節,人們如何做好預防、避免“食腦蟲”感染?對此,專家強調,“食腦蟲”感染率極低,不必過于驚恐。
首先,其感染率極低。以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為例,研究發現其暴露發生率很高,但感染發生風險每百萬次接觸只有2.6例。人體自身免疫力可以抵御阿米巴原蟲的感染。
其次,近年來多藥聯合已有成功救回的病例。
不過專家也提醒,鑒于“食腦蟲”的危險性高,需要極早識別、極早用藥:
首先要避免高風險暴露,勿在衛生狀況不佳的野外水體里游泳,尤其要避免潛水、跳水,以免增加鼻腔進水風險。
其次,做好衛生防護,接觸土壤后及時進行清潔,確保皮膚無傷口暴露;佩戴隱形眼鏡時做好消毒,避免接觸污染水源。游泳場所應做好消毒工作,確保衛生條件達標。
此外,提高早期識別意識,出現相關癥狀及時就醫。在野外游泳、玩水后如果出現持續發燒、頭痛等流感樣癥狀時,如果常規治療無效且病情急速惡化,應當及時就醫檢查。
- 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四川盆地等地多降雨 江淮
- 女童游泳泡溫泉后陷入昏迷 “食腦蟲”有多
- 四川盆地西部甘肅南部仍有降雨 黃淮及以南
- 四川盆地西部甘肅南部仍有降雨 黃淮及以南
- “異寵”走私是怎么被發現的?海關披露查獲
- 寧夏多地遭遇降水天氣 最大累計降雨量43.1
- 四川成都:暴雨致夜晚路燈推遲開燈 搶險維
- “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網絡名人山西行
- 南海熱帶低壓生成 將趨向福建至臺灣沿海
- 防詐不“放假” 學生暑期如何關好電話手表
- 高考志愿填報市場,到底有哪些“坑”?
- 甘肅敦煌李廣“杏”福密碼
-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7月4日起
- AIGC檢測新規后的第一個畢業季
- 天津工業大學與天津工業職業學院共啟職普融
- 新疆和田地區:六大系列109款國風校服發布
- 瀾湄六國青年才俊共繪區域教育發展藍圖
- 上合組織國家青年代表借研修之窗觀中國教育
- 香港大學,太寶藏了吧!
-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國急救教育試點學
- 福建首個臺灣學生“中學+大學”聯合培養項
- 政策擴崗+崗位深挖 護航2025屆高校畢業生就業
- 北京微短劇女性用戶超6成 多數用戶平均花
- 中國科技館首部原創沉浸式舞臺劇《文明的燭
- 新疆拾光|穿越絲路 聽龜茲壁畫“奏響”千
- 七大類別全面覆蓋 2025“北京大視聽”網絡
- “宇宙考古:時空探索”展覽帶觀眾追尋138
- 引領視聽文藝新浪潮 第三屆北京網絡視聽藝
- 第三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開幕